凤眼莲的危害 披着美丽外衣的水生杀手
凤眼莲又叫水葫芦,属于外来物种,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作为观赏植物的。之后凤眼莲在国内迅速普及,一直到今天,我们都会经常看到很多河流湖泊上面漂浮着大片的凤眼莲。那么凤眼莲有什么特点呢?凤眼莲它的大片繁殖和入侵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凤眼莲的危害。
一、凤眼莲的特性
浮水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长达3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
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一般5-10片;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长4.5-14.5厘米,宽5-14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在幼时为浅心形,全缘,具弧形脉,表面深绿色,光亮,质地厚实,两边微向上卷,顶部略向下翻卷;叶柄长短不等,中部膨大成囊状或纺锤形,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光滑;叶柄基部有鞘状苞片,长8-11厘米,黄绿色,薄而半透明;
花葶从叶柄基部的鞘状苞片腋内伸出,长34-46厘米,多棱;穗状花序长17-20厘米,通常具9-12朵花;花被裂片6枚,花瓣状,卵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直径4-6厘米,上方1枚裂片较大,长约3.5厘米,宽约2.4厘米,三色即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其余各片长约3厘米,宽1.5-1.8厘米,下方1枚裂片较狭,宽1.2-1.5厘米,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外面近基部有腺毛;雄蕊6枚,贴生于花被筒上,3长3短,长的从花被筒喉部伸出,长1.6-2厘米,短的生于近喉部,长3-5毫米;花丝上有腺毛,长约0.5毫米,3(2-4)细胞,顶端膨大;花药箭形,基着,蓝灰色,2室,纵裂;花粉粒长卵圆形,黄色;子房上位,长梨形,长6毫米,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1,长约2厘米,伸出花被筒的部分有腺毛;柱头上密生腺毛。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二、凤眼莲的危害
由于水葫芦喜肥,其长势难以控制,叶片茂盛,植株高大,浮于水面的叶片几乎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封锁,挡住阳光,导致水下的其他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这些我们都可以从水葫芦图片中直接感受到。水葫芦破坏水下动植物的食物链,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水葫芦具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虽然此功能能净化水体,但同时其死后沉入水底将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从而打乱水底动植物的食物链。
危害生态环境
凤眼蓝繁殖快速,易浮游扩散,能够迅速掩盖水体,导致水体透光性差;因此在自然水域中,凤眼蓝通过与其他水生(浮水与沉水)植物、藻类竞争矿物质营养、阳光等资源,从而抑制其它水生生物与藻类生物的生长。2011年,吴富勤等[3]对云南滇池跟踪研究结果亦表明,凤眼蓝能够通过对水体环境质量来影响水体的浮游植物、沉水植物以及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此外,凤眼蓝的爆发以及其腐烂阶段同时会大量地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下动物比如鱼类活动繁殖空间将会减少,甚至会鱼类大量死亡。相类似于改变了水体中原来固有得食物链,从而减少此水域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影响人类生活
凤眼蓝得大量爆发式生长,常常会覆盖所在水体,阻塞河道、航道,妨碍水上交通运输。据报道,武汉市境内汉江下游曾连续 20 天出现大面积凤眼蓝,对长江下游的船舶安全航行构 成了直接的威胁。在浙江宁波的姚江、奉化江和甬江水面, 也因为凤眼蓝成灾,船只无法航行[4]。 其次凤眼蓝能够吸收大量得有害重金属等物质,死后将会腐烂沉入水底,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破坏自然水质,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居民饮用水质量。第三,由于凤眼蓝的致密生长, 给渔民捕鱼带来了巨大困难, 并常毁坏渔具, 致使捕鱼成本大大增加[5] 。凤眼蓝大量生长得水体表面,往往是蚊虫、有害病原体的滋生场所,对当地居民的身体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三、凤眼莲危害的解决方法
生产沼气
凤眼蓝用作厌氧发酵原料产沼气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七十年代,Chanakya等研究发现, 凤眼蓝含有较高的可发酵物质, 具有较高的产气潜力。但另一方面,凤眼蓝比重轻, 含水量高, 在厌氧发酵反应器中易漂浮, 进出料困难且易堵塞, 将凤眼蓝切碎在传统的批次反应器中仍然存在困难。再加上,凤眼蓝含水量极高,大大增加了制气成本,限制了凤眼蓝在生物能源的商业化道路。
治理水质
凤眼蓝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中大量的氮、磷以及某些重金属元素等营养元素, 利用凤眼蓝治理污染水体在国内外都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理论和实践证明,凤眼蓝对净化含有机物较多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水体效果更加理想。俄罗斯亦引入凤眼蓝作为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生产肥料
凤眼蓝具备了高产与强大的矿物质富集作用与等特点,可制成有机肥料。周泽江等在研究凤眼蓝对常见矿物质干重富集能力的数据指出,相对应的富集倍数为: K 4044~7909, PO43-1041~1316, Cl 796~1062, Na 915~2013, Ca 1815, Fe 625~6666, Zn 36~47[12]。其中K的富集能力最强,因此相信是K肥的有机补充。凤眼蓝的肥分主要分两种形式: 1是通过将凤眼蓝杆与根等部位堆积起来发酵成的堆肥; 2是直接将其焚烧后获得的灰分肥。凤眼蓝的制肥工艺多种多样,传统中常采取与河底污泥或动物粪便堆积发酵制成堆肥,而灰分肥则是通过直接焚烧凤眼蓝的方法制得。2010年,董志德等人采用微生物菌制剂堆制发酵技术生产出的凤眼蓝有机肥料,其各组分肥力都到达有机肥的标准并且大田试验的效果极好[13]。据周文兵等[14]人在其总结中提到的蠕虫转化凤眼蓝的成肥工艺,与传统堆肥方法相比,发酵更加持久均匀并且将PH环境维持在比较平稳的低水平,能够大大保留氨素的肥力与有机肥中的水分。
动物饲料
凤眼蓝虽然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但由于所含的纤维素比重较大,因此单一的凤眼蓝饲料的嗜口性较差。此外,凤眼蓝肢体中富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亦是限制凤眼蓝饲料广泛使用的另一因素。在利用凤眼蓝生产动物饲料方面 , 主要是研究凤眼莲与其它饲料的配比以提高动物的适口性。
水产养殖
利用凤眼蓝养鱼主要是利用凤眼蓝能够吸收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防治水体营养过肥而滋生有害病菌以及其亦可为某些鱼类提供栖身之地等特性。在实际养殖中,养殖水体中鱼类暴发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率有随水中亚硝酸氮、氨氮浓度变大而升高的趋势。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在水体中放养一定量的凤眼蓝一直是某些养殖渔业中控制水质的一种新式做法。利用凤眼蓝控制水质,可以大量避免池塘换水对鱼类产生应激反应的影响。
造纸纤维
凤眼蓝具备造坚韧强度纸张的潜能,他发现在制备抗油脂纸的竹浆原料中掺入凤眼蓝浆,可增加纸张的物理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