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耳机——耳机阻抗和灵敏度
在电子时代盛行的今天 ,科技产品的技术得到提高,人们有了更好的体验,电子产品的重要配件——耳机,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耳机质量的提升,人们的体验得到提升的同时,关于耳机的音质、听感等方面的问题也被发掘出来,各种专业术语层层出不穷。现在,小编带大家玩转耳机,正确认识耳机的阻抗个灵敏度问题: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耳机的发展史:
1.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副耳机诞生了,不过它与音乐没有半毛钱关系,它是为通讯而生的。使用时需将重达几磅的耳机支在肩头,就像在肩膀上放了个音箱。
2.1910年,Nathaniel Baldwin在自家厨房里造出了第一批现代耳机并兜售给了美国海军。这副耳机也开始有点现代头戴式耳机的模样了。而Baldwin可能只顾着赚钱,忘了申请专利。
3.1968年 Koss在推出第一款立体声耳机的十年后推出了首款美国制静电式耳机ESP-6。该款手机重0.9公斤,至少比之前的肩扛式音箱好多了。
4.2001年iPod的出现颠覆了整个音乐世界,走出家门随处可见耳朵上挂着一根白色耳机线的家伙。据统计,从2001年至今,已经有3亿副耳机随着iPod一起出售了。
1.耳机的阻抗和灵敏度:
耳机的阻抗是线圈直流电阻与线圈的感抗之和,单位为欧姆(Ω)。一般把16~200 Ω称为低阻抗耳机,1~4 kΩ的叫高阻抗耳机,通常的高阻抗耳机为800 Ω。
灵敏度又称声压级特性,指耳机加上50 Hz正弦信号,其大小是在额定阻抗上加对应1 mW电功率的电压时,在耦合腔中产生的声压级,单位为dB/mW。耳机灵敏度多在88~122 dB/mW。多数人可能会认为,阻抗越小,耳机就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其实不然,决定一副耳机是否易于推动的因素,灵敏度比阻抗更重要,即使一副耳机的阻抗很低,但若是灵敏度不高的话,同样难以驱动。
2.常见的耳机电路接入方式有两种。
(1)高阻抗耳机;串接在末级放大电路的集电极电路中。
(2)低阻抗耳机接在输出变压器次级;OTL电路输出端;串接在功率放大管的发射极电路中。总的原则是: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放大器的功率大小,电流强弱符合耳机的性能要求。
一般耳机的工作功率在250 mW以下,最佳工作功率在30 mW,随身听等输出功率也就15 mW左右,常使用耳塞。阻抗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一副耳机能否推得动,而灵敏度决定的是能否推得好。森海塞尔的耳机特点就是阻抗较大,不好推动,但确实是好耳机。因此,单纯从阻抗或者灵敏度来区分耳机的好坏,没有任何科学道理。
总之,耳机有使用不影响他人、便携、价格相对便宜等特点,耳机的普及更因为耳机有不输音响的听觉体验,并且耳机具有音响等其他音频设备不具的阻抗和灵敏度的关系,随着技术的提升,耳机的质量得到了提升,涌现出来了许多耳机品牌。更深入的了解阻抗和灵敏度的关系,从而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耳机可尽情享受美妙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