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游戏防沉迷政策
“830新规”一年有余,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与充值双降。
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的《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在2021年游戏防沉迷新规落实后的一年中,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数据都有极大幅度减少。
该报告指出,在新规作用下,每周游戏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未成年人占比增长至75%以上。从家长反馈的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分布来看,未成年人的每周游戏时间较2021年得到进一步降低,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进一步解决。
这一结果,在大多数人的预期之内。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将未成年人玩家游戏时间限制在周五、周六、周日的晚上8点到9点,每周3小时。“830新规”也被认为是“史上最严防沉迷新政”。
此后,游戏厂商对新政纷纷跟进,在实名认证的基础上,结合人脸识别、适龄提示、家长监管平台等多项举措,来帮助未成年人规避游戏沉迷现象。上述报告表示,游戏企业防沉迷系统已经覆盖九成以上未成年游戏用户。
游戏企业公布的数据也能反映出未成年人正在“远离”游戏的趋势。腾讯公布数据称,今年7月国内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总时长比例跌至只有0.7%,而网易、完美世界、盛趣等则在去年表示未成年玩家贡献的游戏收入占比不足1%。
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均经历了反复的过程,耗费十余年成本来改善。的确,对于游戏产业的管理,各国有各自的国情,但去年的“830新规”,让中国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走上了规制之下的“快车道”,统一的标准带来了响应高效。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大幅减少,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在我国,未成年人数量庞大,是互联网世界最活跃的力量之一。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830新规”更多地是从供给侧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但需求侧则难有约束效果。比如上述报告的调查称,有超35%家长允许孩子用自己身份注册游戏账号,这说明监护人责任还有待加强。
显然,即使在技术上层层加码,一旦缺少了家庭教育的配合,未成年人保护的体系就会存在“木桶效应”,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通过研究许多因沉迷游戏而引发家庭纠纷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未成年人保护的落地需要疏堵并重:有的父母平时没时间陪伴孩子,发现用手机就能让孩子“乖乖”地独自玩上好几个小时,就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让孩子“听话”;有的父母在发现孩子沉迷游戏后大发雷霆,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禁止孩子玩任何游戏,却没有留意到孩子们在游戏世界中获得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满足感;有的父母自己也沉迷游戏或麻将,却要求孩子不能有样学样……如此种种,不仅无法真正避免孩子们的沉迷,更严重地破坏了亲子关系。
游戏是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的娱乐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引入,人们的精神娱乐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家长也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兴事物,而不是寄希望于“一键删除”。在加码技术限制迎来突出效果后,要从根本上帮助孩子们避免沉迷游戏乃至互联网,首要条件是在现实世界中建立起可获取正面反馈的成长环境,鼓励他们多关注现实世界,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值得探索的生活场景。
因此,在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得到进一步解决后,我们应该把未成年人引入现实世界的游戏中,例如丰富的文化和体育活动,将他们的时间投入到更有益的项目上。有理由相信,让未成年人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很多家庭确实存在客观上的困难,比如留守儿童群体,他们本身并不容易获得较好的家庭教育,这更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主动探寻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多种方法,为他们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比如腾讯游戏就推出了“智体双百”计划,为城乡孩子搭建“未来教室”和“未来运动场”,与传统捐款捐物方式不同的是,他们还持续配备了专业课程、师资培训、赛事活动等系列软件服务,让教室和运动场可以持续运营起来,也让更多未成年人对所有设备设施和课程“能用爱用”。据了解,目前项目已经建成的25个“未来教室”、20个“未来运动场”已经累计开课24000节。
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工作已进一步落到实处,但未成年人保护,仍需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探索有效路径,步履不停。